大西北荒漠中长出的硬核工业和企业精神

2020年01月08日09:13来源:中华工商网

  我国荒漠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其中西北六省区就包揽了97%。当我们在谈论西北时,话题里都能筛出沙子。    

  不过,被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三面包围的宁夏是个例外,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这要感谢黄河,“天下黄河富宁夏”,她穿宁夏而过,留下了最“温柔”的身段。    

  2016年,银川的GDP超越兰州,在西北仅次于西安,宁夏也成为了西北第一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区。     

  今天,80%的宁夏学生,但凡考上大学,就能得到4年学费的全额资助。     

  宁夏凭什么不一样?让我们揭开她的面纱,看一看这片土地异样的神秘与庄严。  

  

  自银川机场驱车东行,宁夏以某种极不相称的壮阔袒露眼前,空旷的双向八车道通往更为空旷的荒原,远地蹲伏的山丘,没有雕琢的痕迹,视野尽头只有一道炽烈的地平线。 

  思绪游走之间,远方苍茫的天幕赫然喷薄炸裂,高逾百米的巨型气团盘踞中天——一座散发着蒸汽朋克和重金属气息的“海市蜃楼”闯入眼帘,林立的高塔、纵横的管网,浩浩荡荡的建筑群由近及远,直抵远天……  

  这就是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它的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宁夏三成以上。 

  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三点连线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化石能源储量占全国近一半。其中,宁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产区。  

  我国素来“富煤、贫油、少气”。201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69.8%,但煤炭储量高达16000多亿吨,按照每年50亿吨的使用量计算,够用300年了。     

  基于国家原油替代战略,煤炼油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煤制烯烃,也很好理解,煤炭单纯烧掉,价值很低,走精细化工路线,效益就有显著差别。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傻大黑粗”的煤化工无疑是夕阳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化石燃料加工业尤为惨淡,利润总额下降了53.5%,形同腰斩。   

  

  但2018年,宁东基地的产值增幅却高达30%,这背后是园区内坚挺的硬核企业。来到宁夏最大的民企宝丰能源,预料中的恶臭气体和刺耳噪音都没有出现。倒是无处不在的绿化带修剪得齐齐整整,围绕鳞次栉比的重型机械产生了一种舒适的秩序感。     

  走进食堂,工人已三三两两在等待开饭,两荤两素,居然只要一块钱。后来得知,这家企业工人住宿有免费公寓楼,连水电费都不用交,方圆50公里也有免费通勤车。     

  虽然处在传统重化工领域,但是,宝丰近三年的利润年化增长率却在30%以上,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还能达到43%。而且,与同规模企业相比,它的投资金额节省30%以上,生产运行成本低35%以上。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平均利润仅为2.59%的今天,这样的表现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奥秘就在“循环经济产业链”,宝丰园区底下是一座大煤矿,企业掌握了从煤炭开采到精细化工各个环节的工序,从而让上个单元的产品直接成为下个单元的原料。上下游关联耦合,最终将煤炭“吃干榨净”,实现了采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出煤不烧煤、烟尘不落地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显然,整个产业链全在一个园区,公共资源可以共享,投资、生产、物流的效率都会大幅度提升,降本增效的优势就很可观了。近乎完美的设计出自一个庞大的智囊团: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理工、波士顿咨询,还有企业引进的800多位技术人才。他们在宁东植下的这株树苗,而今已亭亭如盖。     

  因为汇集了这样的企业,宁东基地成了宁夏发展的最大引擎,规模跃居全国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区之首。     

  走笔至此,也许能说明宁夏偏僻而不偏狭,重化工低调而不低级。黄河东岸,宁东旷野竟然跑出了一匹“黑马”,它扎根实业,善待员工,步履矫健。那么,这跟宁夏学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漠、孤烟、黄沙、枯木,对于诗人来说,这些都是创作灵感的来源,但对于祖祖辈辈生长于斯的当地人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想要摆脱命运,只有读书。     

  好消息是,80%的宁夏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能获得4年学费全额资助。    

  原来,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和夫人边海燕在2011年创办了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并在2019年把助学范围扩大到宁夏14个县区和7个乡镇,覆盖全宁夏80%的学生,他们只要考上大学,基金会每年都会无差别地把4000元奖学金直接打到学生卡上。    

  2011年至今,基金会已累计捐资19.53亿元,资助了19.79万名宁夏学生。    

  覆盖面还是其次,关键在“无差别”。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越强,都不愿因接受资助而被扣上“贫困生”的帽子。     

  基金会遂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将资助变成了奖励和鞭策,而且“全覆盖、无差别”,最大程度保护了少年的自尊,使他们摆脱了心灵上的贫困烙印,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所以能将心比心做公益,因为党彦宝曾经也是“祖宗八代土里刨食”的农家子弟。     

  他的老家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少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被窝、饭碗、书包里,无处不在的细沙。所以,当他创办了宁夏最大的民营企业,才会换位思考怎样让下一代改变命运,不再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  

  

  党彦宝所做的不止教育扶贫:公司近20000工人中,就有4000多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对黄河东岸16万亩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治理,种植10万亩有机枸杞,安排贫困家庭和下岗职工打理,以产业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他还投资100亿,创新打造了“医、教、养”相融合的新型公益养老示范基地,其中建设17000张床位的康养平价社区,社区里不仅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方便老人替子女带孩子,让祖孙同乐;还建设了2100张床位的高端大型综合惠民医院,一家把临终关怀院专门设为一个科室的医院;尤其,文体活动室中,棋牌一律放大了一号,老人房间里,桌椅箱柜特意打磨成圆润的边角。        

  党彦宝每年拿出3亿多元做公益,这个企业家,他的所作所为似乎暗合了那个美好的愿望“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在西北的宁夏银川,仿佛有一种远古的精神在静静流淌。  

  吴晓波曾说:“中国企业家要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那么首先必须完成一项工作——一项比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乃至种种超前的经营理念更为关键的工作,是塑造中国企业家的职业精神和重建中国企业的道德秩序。  

  在新一代企业家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正在发生的转变。 

  他们更接近德鲁克对于现代企业家的定义,在促使企业运转效率提高,充分发挥劳动者价值的同时,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的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于此而言,这个时代的中国企业家是幸运的,他们正在见证中国本土商业文明的形成,他们的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底色。 

  哪怕是宝丰能源这样的实体企业,虽然不常在聚光灯下,不像互联网公司那样的耀眼,却代表了地区经济生命力最旺盛的一部分,它们同样值得被记录、被书写。  

 

  我们乐于谈论沿海开放、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但在中国大西北,在更辽阔的世界,还有“1001个故事”尚待发掘。 

  中国宁夏,远不如德国鲁尔、美国匹兹堡那样享誉世界,但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省份,它却在默默寻找“黑色产业”的绿色转型之路。这是一种沉潜的力量,一如黄河上游尚未成熟的河段。(吴晓波频道 毛洺/ 

 

 

(责任编辑 迟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