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 技术给力 企业崛起 产业集聚

山西太原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2025年02月21日10:07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康夏清】“太漂亮、太有趣了,以前这种景象只在电视画面中见到过,今天从直升机上俯瞰太原稻田公园的优美景色,让人难忘!”刚刚结束飞行之旅的游客兴奋地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分享感受。
  去年8月份以来,到山西太原打卡低空旅游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打个“飞的”游太原已成为当地旅游新时尚。
  从打造“低空+旅游”的别样观光体验,到农业植保无人机为农作物精准施肥喷药;从搭载消防设备和救援人员的低空飞行器迅速扑救森林火灾,到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为医疗救护提供高效保障,千米以下的三晋天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太原市借力自身优势和山西省发展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富有特色的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产业的“新风向”,在通往蓝天的广阔赛道上“振翅起飞”。
  
迎风而上,翱翔“低空”
  低空经济是一种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低空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业界预测,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跨过两万亿元关口。除了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低空经济还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并通过跨界融合带动经济增长。
  2024年5月,山西印发实施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措施,从应用场景、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制造、服务保障、人才培育等方面,助力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低空经济产业乘风而起,山西太原优势在哪里?该如何抢占先机?
  太原市无人机应用协会执行会长张占伟表示,山西是传统的航空工业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拥有一批航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而且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众多,拥有丰富的低空空域资源,适合开展各类通航飞行活动。此外,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在航空材料、仪表、维修等领域产业基础雄厚,2022年8月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试验基地,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积极围绕低空经济和通航产业谋篇布局,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不仅太原市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引进的山西喆航航空工业公司也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双座轻型运动类直升飞机适航证的民营企业,太原尖草坪区、中北高新区正积极布局以山西喆航为“链主”的航空特种装备产业链,形成集群集聚的产业格局。
  2024年6月2日,山西喆航航空工业公司发布ZH281A轻型运动类直升机,正式成为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取得轻型直升机适航证的企业。“我们在直升机减速器、旋翼桨叶、桨毂、飞控系统等方面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山西喆航航空工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与太航仪表、山西钢科碳材料、山西名创机电、山西优特钢、大众机械厂、北方机械等企业深入合作。借助ZH281A轻型运动类直升机的生产销售,将把更多的航空产业相关企业吸引到太原落户,力争将喆航航空打造成为山西乃至全国轻型直升机生产制造的头部企业。”
  政策助力,技术给力,企业崛起,产业集聚。山西太原的低空经济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行业协会为低空经济添足马力
  如何培育壮大太原市无人机应用产业,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如何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开展技术协作?如何避免无序竞争,推动无人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成立于2022年的太原市无人机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向记者给出了答案。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该行业协会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协同的民用无人机治理格局,持续打造无人机产业生态系统。
  “秉持着推动无人机行业发展、服务会员单位、促进低空经济繁荣的宗旨,协会积极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推广、开展人才培养与服务、参与行业规范与自律等各项工作,逐步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巩波表示,借助2025年全国性低空经济展会在太原举办的契机,协会积极携手各方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助力国内外低空经济产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新场景的交流与展示,为企业搭建共享国际化大平台,促进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
  作为协会的秘书长单位,太原市通信实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将5G、卫星通信、物联网等多种通信技术相融合,打造低空智能网络,满足各类低空飞行器高密度、高频次、全覆盖、大链接、高时效、高安全的通信需求,为低空经济的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汇聚行业智慧拓展应用边界
  在产业融合方面,协会充分发挥其协调与推动作用,促进无人机技术与农业、物流、测绘、文旅等多个行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植保作业已在太原周边农村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升级。据测算,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是人工打药的30倍以上,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使病虫害得到及时防控,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协会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与服务,利用行业组织优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会员企业培训技术人才。“无人机与产业融合后,催生出新的就业岗位,无人机操控员成为目前市场上紧缺的技术人才。近年来,在协会的帮助下,我们走进国有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科普无人机的诞生、发展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相关知识,讲解无人机的操作应用基础技术,培训诸多技术人才,提升了我们的影响力。”从事无人机、智能网联职业教育服务的山西纵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裕文向记者介绍,“无人机产品的应用反馈推动了无人机产品升级,也帮助我们的操作员提升技术水平。”
  以创新为翼,以服务为舵。下一步,太原市无人机应用协会将不断拓展无人机应用的边界,深入挖掘低空经济的无限潜力,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
  低空经济创新浪潮已然澎湃,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扑面而来。太原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将低空经济作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引擎,让这座有着3000年厚重历史的内陆古城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