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企数字化转型“新样板”

2021年08月20日22:13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涂扬举

  大渡河流域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约500亿立方米,流域1062平方公里的河段天然落差4175米,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容量约3000万千瓦,是我国五大水电基地之一。

  为了开发大渡河丰富的水能资源,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面对这样一条地质灾害频发、水文气象多变的流域,如何超前预警预控流域地质灾害?如何多维度全流域保护生态环境?

  大渡河公司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化战略部署,以智慧企业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把握正确方向

   

  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把企业从传统刚性经验管理模式转向柔性数据驱动的智慧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和数据壁垒,需要让企业管理更加扁平、更加透明,从而减少人为干预。这样的改革和转变必将影响企业各个部门、单位的利益,必须有党委领导班子全面有效的领导。

  统一思想认识。公司党委将智慧企业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召开党委专题会、专项推进会,确保智慧企业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培育创新文化。将创新文化全面融入企业整体战略,邀请专家辅导讲座,组织领导讲专题党课,举办智慧企业知识讲师培训班,提升职工的创新意识、数字思维,形成全员对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美好向往。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成立智慧企业建设领导小组,坚持系统抓、抓系统;成立科技部,将信息中心改制为大数据公司;设立首席专家,全面统筹公司系统智慧企业建设,指导协调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激发职工创新精神,解决痛点问题

   

  大渡河公司特别注重围绕解决职工生产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进智慧企业建设,进一步增强职工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搭建创新平台。在公司层面,成立智慧企业研发中心、研究院,组建大汇科技集团,建立青年创新工作站,系统推动理论研究、产品研发与商业转化应用。

  激发创新热情。每年举办大数据建模竞赛、科技创新大会、智慧企业创新论坛和智慧企业创新成果展等,每年评选科技之星,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制定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及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等制度,加强创新项目支持,对成功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的创新项目给予重点奖励。

  解决业务痛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传统水电企业靠天吃饭、市场洞察和感知手段落后的经营管理痛点问题,开展针对性专项课题研究,切实解决生产和管理中的现实痛点问题,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改变水电企业的经营窘境,将职工从艰苦、繁重、重复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协同创新、顶层设计,形成系统架构

  

  以智慧企业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涉及学科多,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学、心理学等专家和公司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联合开展协同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 打造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加强顶层设计。组建了以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主的顾问团队,聘请具有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经验丰富的机构作为咨询单位,开展智慧大渡河战略规划研究。

  开展协同创新。组建企业专业课题组,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引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资源力量,充实智慧企业建设专家团队,加强重点领域与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加强企企合作和政企合作。

  坚持理论先行。公司在实践中研究形成了智慧企业建设理论体系,填补国内外在智慧企业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推动成立全国智慧企业推进委员会,发布《智慧水电企业建设指南》,形成行业标准。

  形成系统架构。推动企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基本要素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实现了大渡河公司无人值班运行操控、现地应急运行管理的新型电力生产模式,建成了国内首个千万千瓦水电智能自主运行示范基地。

   

加强新基建建设,强化基础支撑

   

  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确立了业务量化、集成集中、统一平台、智能协同关键路径,通过各种最新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大感知、大传输、大存储、大计算、大分析五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平台,通过数据治理实现各类专业口径的数据标准化。坚持智能协同,加强企业大数据专业挖掘和开发,创建各类智能应用数据模型, 形成自动识别风险、智能决策管理及多脑融合的云脑

  打造大感知体系。抓好物联网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及企业内外部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建设,实现对企业要素的全面感知。

  建设大传输网络。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工业物联网和移动互联为补充的大网络体系, 为智慧企业的万物互联提供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实现数据的快速、实时和海量传输。

  构建大存储平台。建成了企业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包含十大主题域的数据存储平台,采用了集中 + 分布式的混合存储模式,打造了基于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设备和各类虚拟资源池的大数据中心,实现各种数据形态下的海量存储和快速存取。

  提升大计算水平。建立了云计算中心,构建了服务器虚拟化的云计算架构,利用先进的算法技术和自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力技术,提升云计算中心的算法和算力,为智慧企业数据处理提供支撑,大幅提升了计算水平。

  培育大分析能力。创建了从安全生产到综合管理的各类算法模型约120 项,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算法应用,构建智慧企业各类智能预测、预警和决策模型,为实现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的智慧企业运行形态提供支撑。

   

推进企业管理变革,提升治理效能

   

  管理变革是智慧企业的本质追求。智慧企业是随着新的数字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是企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企业管理变革的物联网建设和智能化应用。通过全新的数字科技应用,不断推进企业管理变革,使企业的体系架构、组织形态、制度流程、岗位设置、人的行为、企业文化等与之相适应。

  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围绕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坚持使在企业智慧化运行与管理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在企业管理层面,实现企业管理持续变革升级协同,通过合并机关部门,转变机关职能,将员工从艰苦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操作岗位解放出来,目前已经有12%的员工转岗到与数字化相关的业务当中去。在社会生态层面,实现企业生态链融合协同,通过构建面向行业的数据服务平台,形成了与业界同行的共享服务,在地质灾害预警、水情气象预报、应急抢险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共享、融合、协同的生态。

  组织架构发生变化。适应智慧企业管理运行模型,以数据驱动体系架构、组织形态、制度流程等系统性重塑,在公司层面进行了专业分工调整,优化整合机关与基层相关专业机构。在公司本部建立21个专业数据中心,形成更加专业化、扁平化的内部管理。

  决策模式发生变化。探索对生产数据、经验数据、设备数据以及管理数据的量化感知、分析处理,创建智能预测预警模型,建设智能化知识管理体系,打造人机融合形态,提升了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成了覆盖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大型流域梯级电站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

  企业影响力发生变化。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大渡河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取得了丰富成果和显著效益。大渡河智慧企业实现了大渡河流域千万千瓦水电智能自主运行,智慧企业建设成果经多名院士及行业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第24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以创新文化成果获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佳实践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十九大精神进央企——大渡河智慧企业成果发布会,多家中央媒体对大渡河智慧企业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总体上,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转变了过去单一的资金、成本、人力等传统要素规模扩张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打造了传统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样板(作者涂扬举,系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 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