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区工商联实招力举呵护“自家人”健康

2019年01月10日14:35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李玉 刘洁 蒋承志

  向市工商联领导汇报2018年的工作,道里区工商联用了三个半小时。

  一个党组书记,一个秘书长,一个文书。三个人从展板、汇报材料、视频资料不断做着补充……“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干了这么多的活。”

  而对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邵芳娟来说,如何将这些繁杂而丰富的工作进行系统化和综合化地提升和总结,是她想到的有一个新工作内容。

  工作目标,只有一个——扮演好角色,通过引航思想、引领方向、引导观念,实现更好服务会员企业,从而实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大目标。

  “基层工商联工作其实千头万绪,但对我们来说,千难万难,瞄准定位就不难。”邵芳娟说,道里区工商联具有较久远的历史,道里区作为哈尔滨中心城区,经济业态复杂,各类非公经济人士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把观念、经历、背景各不相同几百个人“拢”在一起,道里区工商联发明了一种工作方法——在思想认识上,做引航者,在发展方向上,做引领者,在社会责任上,做引导者。“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我们的工作就不难了。”

  201882日,道里区决定利用执委会之机,对全体执常委进行一次军训。然而,训练当天,邵芳娟傻了——气温高达33摄氏度,这样的高温,那些习惯了空调冷气的企业家们,谁还会在太阳下暴晒一天?她跟上级领导商量,“不行,咱们就改天……”然而,秘书长于丽敲开了她的门。“企业家们都在操场上集合了,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喊辛苦。”

  那一天,同样参加训练的邵芳娟眼睛里一直含着泪水。当她满含感激向大家表示谢意的时候,一位被晒的皮肤发红的执委打断了她的话。“书记,你不用担心,咱们工商联就有这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咱们家里人共同的活动,就是天上下刀子,咱们都不反悔。”

  翻看道里工商联的视频资料,有句话,已经成为会员们多少年来的经典——“道里工商联是我家,我们大家都爱它。”作为道里区非公经济人士的家,道里区工商联确实有家的味道:建起全市首个区级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企业家培训19期;投资10万元建起企业家图书室,为企业家建立学习园地;完善“区领导与企业家见面日”“非公服务交流日”等制度,畅通企业家建言渠道;公布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监督电话,鼓励企业合理表达诉求……

  “工商联不是职能部门,但是我们可以沟通职能部门,企业家的事,工商联竭尽所能去解决,因为,我们的职能是服务。”邵芳娟说,本着用真情实意服务家人的理念,他们加强了与区工信、发改、科技、市场监管、金融办、工会、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全区范围内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合力,努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组建道里区工商联企业合作发展联盟,邀请省青企协、加拿大黑龙江商会、全俄最大的企业家联盟“俄罗斯支点”等来道里区参访交流,让区内的企业家有了机会不断开阔者眼界,不断提升着自我。

  对于服务企业发展,道里区工商联也“腾挪闪躲”地用尽气力,通过“借力借势”帮助企业。通过协调区内的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他们成立了商圈银企联盟,加强了银企交流合作。针对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等多家法人银行坐落在道里区,道里工商联跟这些银行机构联合开启“工商联常委以上骨干企业整体授信”融资工作,解决了企业转型发展融资难题。

  两年来,区工商联组织开展法律援助40次,文艺演出70余场,各类服务190余次。服务,拉近了工商联跟会员、企业家跟企业家之间的距离。

  20181130日,道里区工商联召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会上,一台全部由企业家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让秘书长于丽在现场就哭得稀里哗啦。这个在道里区工商联工作了17年的“老人”,说自己对这个“家”更有一番感受。

  “今年春天,一个会员企业找到我们,希望工商联支持他们搞一个活动,我一看活动方案,就感动了,因为我知道,只有用心的企业,才会想去那样的活动。”

  说起那场“我不认识你,但我愿意帮助你”的活动,作为现场组织者的于丽,眼角又闪现着泪花。两年来,在区工商联的引导下,道里区企业家开展助学帮教33次,医疗服务52次,投入扶贫帮困资金300余万元,对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延寿县的两个贫困村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道里区工商联先后有70余名优秀会员分别被推荐为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些人在任内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成为了道里区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中的中坚力量。而在光彩事业的推动中,工商联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与项目投资达1.5亿元,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组织企业家捐款捐物,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捐资助学、扶贫济困、送医送药、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200余万元,令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感恩行动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全区7170家非公企业中,已有5833家建立了党组织,435家为商会协会党组织,形成了党建会建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昨天的我们很优秀,但今后的我们,会更优秀。”

  (责任编辑 孙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