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乌蒙山深处战“贫魔”

一位云南省工商联干部眼中锅厂村的变迁

2020年08月31日17:15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王文凡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锅厂村深藏于磅礴的乌蒙大山深处,是一个交通偏僻、资源贫乏、文化落后的深度贫困村。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4户40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2户1406人。截至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仍高达30.14%,是镇雄县96个国务院挂牌督战贫困村之一。

  作为云南省委下派帮助镇雄县脱贫攻坚工作队的一员,我于2019年2月到这里驻村工作,并担任村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一年半来,我和驻村干部群众一道,铆足干劲战"贫魔",亲眼目睹了锅厂村发生的飞速变化,同时,也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和推动这种"变化"而自豪。

 

茅草房变成"小洋房"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全靠党的政策好!"搬出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茅草房,村民邹福才深有感触的说。零星散落在村庄中低矮破旧的茅草房,让刚到锅厂村的我和驻村扶贫的战友们都很心焦着急,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这里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和紧迫。这是我第三次到农村基层工作,在我的印象中,茅草房至少在十多年前就应该"绝迹"了。住房安全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否迅速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全村能否如期脱贫出列。

  驻村工作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逐户开展危房排查登记、积极申请农危改指标,努力克服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先后组织实施了5批次农村危房改造,162户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稳固、宽敞明亮的"小洋房"。同时,14户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到县城,成为了"城里人",圆了贫困群众的"安居梦"。

 

"泥水路"变成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素的话语目前仍不过时。锅厂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恶劣,一年中一半以上时间"雾雨"不断,道路经常泥泞湿滑,严重制约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高筒雨靴也成了驻村扶贫干部入户开展工作的必备"神器"。2019年以来,锅厂村共组织实施了7条共计14.78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建设和5万平方米的连户路建设,大部分群众告别了"晴灰雨泥"的日子,村庄也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在云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的关心支持下,还实施了"点亮山村"项目,在村组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群众晚上出行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了。夜幕降临,部分群众支起音箱,在路灯下跳起了"广场舞",做完作业的孩子,也溜出家门,三五成群的在路灯下嬉戏玩耍,山村的夜晚变得热闹了起来。

 

储水桶变成蓄水池

  饮水安全有保障,是贫困户脱贫的5条标准之一。乌萨寨是锅厂村15个村民小组之一,由于原建蓄水池损毁,三年来一直用一大塑胶桶蓄水。其他村民小组也不同程度存在蓄水池年久失修、输水胶管老化、水质混浊、水量过小等问题,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2019年以来,在上级水务部门的关心重视下,通过实施12件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蓄水池18个、铺设输水管67.7千米,有效解决了12个村民小组859户3438人饮水安全问题,补上了饮水安全的"短板"。同时,在全村15个村民小组探索建立了以收取水费为核心的运行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人员责任,确保饮水工程能够长期运行、群众持久受益。

 

群众"上楼"变成干部"下楼"

  锅厂村委会办公楼共有两层,不知从哪年开始,村干部都跑到二楼办公,而一楼的办公室变成了杂物间。一些年老体弱、身有残疾的群众来村委会办事,都要爬上二楼,十分不便。2017、2018连续两年,锅厂村党总支因组织生活不正常、村"两委"干部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较弱等原因,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脱贫和致富,关键看支部",驻村工作后,我和驻村"第一书记"一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召开村"两委"党员干部参加的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为民服务方面的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抓好锅厂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2019年10月通过了县级组织部门评估验收,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村干部也从二楼搬到一楼办公,并挂上了"为民服务中心"的牌子,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同志,给我家安个低保嘛!""我什么好处都没享受到,要让我签字脱贫,我才不干!"……驻村工作初期,入户走访中时常会听到一些群众这样的抱怨,让我深感走实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扶贫须扶志,在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还要解决"精神贫困"。

  为此,我和驻村扶贫干部在抓好脱贫攻坚各项"硬任务"的同时,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协调解决群众在村组道路建设、宅基地和耕地使用中的矛盾纠纷,通过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三讲三评"和文明实践积分评定活动,通过利用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无理诉求得到耐心解释,提升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争吃低保、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渐渐少了,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

  通过奋力攻坚,到今年6月,锅厂村3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户脱贫5条标准,村出列7项指标也全面达标清零,实现了贫困村整村脱贫退出目标。锅厂村的这些变化,说小很小,因为它反映出的,更多是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底线"问题;说大很大,因为对锅厂村这个深度贫困村来说,是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的一大步。"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在锅厂村的这些变化背后,凝聚的是基层干部群众为战胜贫困而拼搏奋斗的辛勤汗水;在这些变化背后,不变的是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坚实脚步。

  (作者系云南省委下派昭通市镇雄县帮助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省工商联宣传教育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