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 赋能徽商发展

安徽省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展现新作为

2025年02月14日12:34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朱晓萌】小岗村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序幕,"傻子瓜子"见证个体私营经济早期萌芽……安徽素有改革创新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的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站在改革高地,工商联何以在中部大省改革决胜的征程中站稳脚跟、跟上步伐?近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接受了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
  "作为13个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份之一,近年来,安徽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安徽省工商联立足自身职能,不断创新服务'两个健康'理念和实践,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根基不断筑牢,围绕中心大局、汇聚发展合力效果不断彰显,强化协调联动、服务徽商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改革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王翠凤说。
  2024年,安徽省工商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和做好工商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致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贺信精神,紧紧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谋实干、改革创新,不断健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创新"万企兴万村"行动模式,重"量"更重"质"
  2021年2月,"万企兴万村"行动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赋予行动更深内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安徽省工商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省2.54万家民营企业帮扶1.16万个村,实施"兴村"项目3.37万个。全省前两批411个精品示范村中,"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在369个村投资746个产业项目,有效助力了"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兢兢业业。2024年,安徽省工商联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出"产学研融合+品牌塑造"全产业链升级、"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村集体"入股合作、"公司+基地+协会+农户"联农带农、"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富民产业"绿色发展等多种路径模式,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两次以专刊形式推介安徽经验。
  2024年6月,安徽高规格举办全省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认定100家"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行动。
  
培育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有"质"更有"果"
  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党中央交给工商联的政治任务,也是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的目标要求。
  为凝聚徽商力量、赋能徽商发展,更好发挥工商联在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工作中的作用,安徽省工商联积极推动成立徽商总会,指导徽商总会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党建赋能、产业赋能、金融赋能、"走出去"赋能、文化赋能、数字赋能等六大赋能行动。
  以六大赋能行动为抓手,安徽省工商联积极指导徽商总会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投融资专委会、法律顾问团,以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专委会等;引导专委会头部企业通过"链主企业+政府引导"方式,加强徽商企业间的产业合作与链接;促动徽商总会与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签订未来5年内为徽商企业提供不少于1000亿元信贷资金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筹建徽商产业发展基金;指导总会承办在京徽商企业家座谈会、2024金融助力徽商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全球徽商上海论坛、2024徽商发展思享会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先后组织沪苏浙闽琼等地安徽商会和马来西亚、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海外安徽商会来皖考察交流,举办2024"投资安徽行--徽商回归"专场系列活动。
  据了解,安徽省工商联今后将两年一次常态化举办徽商大会,积极赋能徽商和安徽高质量发展。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做人民调解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时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安徽省工商联主动作为,争做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排头兵。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安徽省工商联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率先制定商会人民调解团体标准。
  "2024年,安徽省工商联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法院+商会'联动模式,联合出台全国首个推进商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若干规定,打通'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绿色通道,增强了商会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王翠凤介绍。组织"企业家学法"季度大讲堂、警企协作沙龙,全国工商联在安徽省举办商会调解观摩交流活动,将安徽经验向全国推广。
  安徽省工商联注重加强全省基层法院商会调解工作站建设,2020年以来,调解法院委派案件9.4万件,占总调解案件的92%。建立"仲裁机构+商会"联动模式,仅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就调解民营企业劳动纠纷1万余件,有效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要双向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法律,需要政商双方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王翠凤表示。
  近年来,安徽省工商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常态化深入民营企业、商协会走访调研,开展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以线上线下结合摸排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诉求,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
  安徽省工商联在落实好省级层面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家季度座谈会制度基础上,创新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模式,指导市、县(市、区)建立统战部、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家季度座谈会制度,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会后及时将问题建议进行归纳梳理,提交至安徽省政府"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跟踪督办。
  2024年,安徽累计有711个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1314家民营企业参与座谈会,收集整理问题459个,均转送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办理,目前已办结446个、办结率97%。"季度座谈会制度"通过正面回应和政策解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同时,通过搭建与行业商协会、民营企业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沟通平台,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推动了政企沟通协商走深走实,提升了惠企援企的精度、政务服务的温度、政商关系的纯度。
  
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线上线下齐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安徽省工商联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提高评价质效。扩大企业调查范围,在开展好常规民营企业调查系统评价外,将调查系统外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纳入电话抽样调查,综合运用在线问卷调查、电话抽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面向16个省辖市开展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突出评价结果运用,总结各地创优营商环境的亮点成绩,重点查摆营商环境的短板弱项,加大对企业反映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的分类整理,形成全省综合报告、分市报告和分领域报告,及时向省政府、点对点向16个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反馈评价结果和企业诉求期盼,精准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中,安徽省连续两年位居前列。
  "未来,安徽省工商联将以更高站位,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更高水平服务和促进'两个健康',切实增强工商联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发挥更大作用。"王翠凤表示。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