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的无序发展、一盘散沙,到逐步走向规范,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阵痛期!
中华工商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1163家,环比下跌5.75%,其中新增平台数为2家,与上个月相比减少1家。监管收紧大大减缓了新平台上线数量,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不断减少。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新增问题平台共计73家。 随着监管大限的临近,行业优胜劣汰、竞争洗牌趋势将更加明显,正常运营平台的数量将会持续降低。
问题平台继续增加
今年4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简报》显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进入了清理整顿的攻坚阶段。但是,由于整治期间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情况”,需要监管部门统一协调和研究,且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重点机构多,需要一一现场检查,工作量大。整治工作情况较为复杂,存在一定挑战,时限也一再后推。全国范围内的整治还处在第二阶段——原定11月底结束的清理整顿阶段。这也就是说,互金整治的节奏已经实质性推迟,晚了足足4个月。另一方面,能拿到银行存管、通过工信部备案的互金企业依然是少数。倘若期满仍有大量企业未能达标,那么没有备案的企业将走向何方?这也是互金行业面临的一大风险点。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其中涉及P2P、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跨界资管和互联网保险,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实现全覆盖。这场专项整治同时制定了时间表:7月底前,摸底排查并完善清理整顿方案;11月底前,清理整顿并督察评估;从12月底到2017年3月份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由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完成总体报告,并形成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议。期间,相继推出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监管文件。监管从严给互金行业满足监管要求带来了一定挑战。
据融360网贷评级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新增问题平台共计73家,环比2017年3月份增加1家。其中,停业平台50家,占比68.49%,位居第一;提现困难15家,占比20.55%;转型5家,占比6.85%;跑路平台3家,占比4.11%; 4月份银监会和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互金整治政策,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网贷平台纷纷选择停业、转型,网贷行业进入加速淘汰阶段。
互联网资产管理整顿将成重点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资产管理的清理整顿将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
具体来说,资产管理也是金融活动,凡是金融活动就需要获得牌照,在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交易、销售环节,均需获取金融监管部门发放的牌照,否则就是非法金融活动,这是资产管理领域清理整顿工作的基本原则。此外,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还会联合多个部委做好互联网资产管理重点案例的研判定性,提出规范要求。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此次互联网资产管理监管的范围,不会如互联网资产管理“定义”的那么宽泛。
“首先P2P算做互联网资管的一种,但已经被监管;另外,像持牌金融机构(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信托)发行的产品,都有专门的监管办法,而当下还没有监管办法的则主要在于互金平台与金交所、股交所合作发行的产品。”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峰对网贷之家表示,该轮互金整治项下的互联网资管,是特指非持牌机构发行的,以委托资金管理、分拆收益权为基础的资产管理产品,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业务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分拆信托及资管产品等的收益权模式、以及委托投资的资管模式。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预计,之前的主体划分,在事实认定面前,会变的越来越没有意义,跨界、不规范、综合经营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巨头身上明显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暴露以及监管的有力整治,从业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将终结。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环境将得到净化,也有助于用户更加客观、清晰地看待互联网金融市场,而不是一味追捧高息,投资者后期将逐渐向专业的平台转移,为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