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找英语老师?
自从金则友担任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八寨乡一贯制学校校长的第一天起,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雷波县位于大凉山东部,山高路陡,土地贫瘠,在2020年2月之前是国家级贫困县。这所学校,一共有1200多名学生,但在2019年之前,全校没有一位专职英语老师。
1000公里之外的西藏昌都市察雅县卡贡乡,33岁的小学教师向巴央宗也面临着相似的困扰。她是小学语文老师,同时还带三、四年级的英语课,“教单词、短语还行,语法根本不会,怎么教学生?”
大山里响起英语课
金则友和向巴央宗的烦恼,也是中国众多偏远山区和乡村小学面临的困境。根据北京新东方公益基金会2020年3月针对青海、甘肃、宁夏等全国20个省份的500所乡村小学所做的问卷调查,英语学科师生比均值为1:227,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1:2400。
为了填补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空白,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2018年秋,新东方联合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在前期深度调研,并在部分学校成功试点基础上,将小学英语双师直播课带到四川雅安、凉山、湖南怀化、广东广州4地共11所学校,获得良好反响。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项目已深入青海、新疆、广西、云南等全国15个省,为148所小学,256名乡村老师,为14025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英语课程。
双师课堂,顾名思义,由线上主讲老师和线下老师构成,线上老师由一线城市的优秀教师担任,通过直播系统,同时面向多所乡村学校开展双向互动教学;线下老师由乡村学校的在职教师担任,负责课堂管理、辅助教学、课后答疑、批改试卷等,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消化吸收。双师通过课前集体备课,课上同步听课,课后学情反馈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力求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2019年3月,新东方小学双师课堂正式落地凉山州雷波县八寨乡一贯制学校,从此,该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有了两节由一线城市优秀教师讲授的英语课。金则友们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点亮寒门学子高考路
“很想去上海上大学,但是基础太差了,考一本很难。”在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半年时,付同学已经把作息调整成了早六点、晚两点。付同学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即使已经在班里排名前五,他仍对于自己的高考目标没有把握。
付同学的担心不无来由。据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显示:中国本科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为落实教育扶贫,近年来教育部推行教育扶贫倾斜政策,持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得以考入大学的寒门学子们不但能够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还将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为了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提升成绩,新东方开始利用打磨多年的双师课堂等教育+科技模式,向贫困地区提供远程教育。2016年6月,新东方启动“百县百校计划”,通过在线支教的方式,对口支持四川省康定中学、泸定中学、木里中学、盐边中学,贵州省毕节六中、兴仁民中、兴义三中,河北省广宗一中等贫困县中学,由新东方拥有丰富高考授课经验的老师担任主讲老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备课,组织新的教学内容,坚持晚自习给学生上课,并持续保持和当地中学各科老师的沟通、磨课。2018年这些学校的高考成绩和本科上线率平均提升20%。
河北省广宗一中是第一批接入新东方双师课堂的24所高中之一,广宗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教育水平十分落后,每年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新东方老师对该校高三生进行了一个多学期辅导后,当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同比增加62人,二本上线人数同比增加276人,创建校最好成绩。
为乡村教师“赋能”
在教育脱贫攻坚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办学经费得到保障后,教师队伍的稳定及水平提升就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除了将新东方的丰富教育资源“搬”到大山,新东方还联合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积极探索搭建县域双师直播间,通过培养本土主讲教师,探索双师模式的本土化发展。2019年9月,第一所乡村直播间落地湖南省沅陵县一所百年老校——鹤鸣山小学。项目在当地挑选了4位功底较好的英语教师,在新东方优秀英语老师的一对一培训下,面向全县34所农村学校开展双师直播教学。
自2008年起,新东方与民盟中央联合开展“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责任行”,13年间,新东方500多名优秀教师志愿者对3.5万名乡村教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培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发展和资源不均衡问题,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教育扶贫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并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稳定而长久的脱贫。自1993年成立至今,新东方在捐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助学金、培训乡村教师、公益讲座等方面的投入,累计达4亿元。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希望,未来五年内将教育扶贫范围扩展到200-500万农村学子。
俞敏洪表示未来新东方公益将两条线并行,“第一条线是通过现代科技把优质教育内容输送给乡村学生和老师。第二条线是集中全国城市里最优秀的资源对乡村老师进行培训。”并将在后者投入更多资源。
通过一块屏幕中的“双师课堂”,教育均衡的梦想,正在加速走进现实。(本报记者姜虹羽)
(责任编辑 鲍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