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亮本报记者孙智)“合作种植项目定下来了,大家不用再为销路和价格发愁了。”放下与“安庆老奶奶”花生企业工作人员的电话,沈阳市法库县登仕堡子镇石砬子村“第一书记”黄大鹏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自2018年年初以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选派三名善打硬仗、敢啃骨头的年轻干部进驻乡村任“第一书记”,并为选派干部把方向、解难题,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驻村干部安心扎根农村谋发展,并以驻村干部为纽带,切实了解乡村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坚持上下联动、一体扶贫。
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三位驻村“第一书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院党组的嘱托,一人一村,扎根基层,怀揣着满腔热情和饱满干劲,打基础、聚民心,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
今年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员额法官黄大鹏驻村的第三个年头。3年前,作为沈阳中院派出的一名“第一书记”,黄大鹏来到了法库县登仕堡子镇石砬子村。
三年来,黄大鹏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富农、惠农和助农政策,加强党组织建设,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办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只要老百姓认可,啥都不是事。”
到村里后,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黄大鹏,着眼于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谋划全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黄大鹏组织引导村民发展种植花生、金盏花等优势产业,并积极与相关企业做好产销对接。通过与“安庆老奶奶”花生和彰武县农业科技产业公司的对接,解决了村民关于产品销路的后顾之忧,让村民种着放心、安心。
目前,石砬子村的多样化产业种植项目逐渐成型,花生和金盏花的种植面积也已突破千亩,特色产业项目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
“姜书记办实事。”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后山东屯村村民说的姜书记,名叫姜楠,既是沈阳中院民一庭法官助理,也是沈阳中院派驻到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后山东屯村的“第一书记”。
后山东屯村临近辽河,土地并未完全沙化,不适合种植地瓜和花生,适合种植玉米。这里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鲜有外来投资,本地企业也难以培育,耕种和养牛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姜楠与北三家子街道其他6位“第一书记”牵头组建了北三家子电商服务小组,筹建北三家子街道电商服务平台,推动本地产品走出去,拉动优质便民商品走进来,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村集体自身的增收。
“现在只要一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再也不用顶风冒雨地去打水了。”
因自来水入户所需资金巨大,后山东屯村仍保留着家家户户打井,用水泵抽水的取水方式。由于水资源有限,村民之间因为用水而导致的矛盾频发。姜楠到任后,通过多方协调,解决了资金等一系列问题,挖水沟、买水泵、配水管,让自来水流进了每一户农家。
“村民把我们当成亲人,我们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真心真意为村里办好事、实事,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出一份力。”
在70后司法警察、沈阳中院派驻新民市柳河镇石狮子村“第一书记”李冬斌的带领下,曾经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旧貌换新颜。
新民市柳河镇石狮子村,曾经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人员老化,9名村干部70岁以上的2名,60岁以上的3名,50岁以上的2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李冬斌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好党组织这个“车头”,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和广大群众,团结村两委一班人,狠抓基层党建,补齐党建工作的漏洞和短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与此同时,李冬斌着力抓村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动政策落实;运用法律知识化解村民占地矛盾、邻里纠纷、抚养赡养等矛盾纠纷;协调社会力量到村里开展义诊、免费赠药、赠书、免费法律咨询等活动;配合镇政府开展贫困户识别和低保户核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帮扶工作台账,在达到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做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
(责任编辑 鲍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