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祖国北疆内蒙古兴安盟,就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在汗水与泪水、鲜花与嘲讽的交织中,经历事业跌宕起伏、人生五味杂陈。
她姓马,她属马。在拼搏的事业中,她就像蒙古马一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经历着创业、成功、跌倒、爬起,东山再起!
她,就是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永利网绳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静。
马静掌舵的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永利网绳有限责任公司,刚起步时的名称为和平福利网绳厂,成立于1986年,于2008年转制为乌兰浩特市永利网绳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生产、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丝网生产专业企业。
公司员工主要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等就业困难人员。公司恪守“顾客至上、质量第一、价格合理”的宗旨,以“务求最好,但求更好”的经营理念健康发展,不仅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倍受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好评,赞誉为福利企业和爱心企业。
马静凭借过硬的能力和优秀的品格,不仅成功当选乌兰浩特市人大代表、兴安盟政协委员,更荣获了“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内蒙古优秀企业家”“北疆最美创业女性”“优秀青年创业者”“巾帼创业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博爱之星荣誉称号”等众多荣誉称号。
事业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3年前,永利网绳公司发展上受到了重大阻碍,几乎陷入绝境,不能自拔。
马静不畏艰难险阻,就像一匹“蒙古马”勇往直前,踏平坎坷成大道。随着公司新区一个订单接着一个订单,新区车间工人们繁忙有序的工作场景,企业获得新生。
“近几年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当濒临倒闭时刻,是盟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局、区域经济合作局、工商联等部门给予企业温暖支持,使陷入资金链断裂后的企业绝地逢生。”
说道动情处,马静眼睛湿润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帮助,她把每一份感激都铭记在心,积极回馈社会。
正在建设的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永利网绳有限责任公司新区建设项目,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住建部定为多层无障碍工业厂区示范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工业园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优化残疾人劳动环境及人权状况的窗口。公司新区位于乌兰浩特市经济开发区,新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其中配套职工食堂、宿舍共3446平方米,康复培训中心8042平方米。
当前,国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陆续进入新厂区,可安置240名残疾人、110名下岗人员就业。年产桥式滤水管32万米,草原围栏网9万吨,安全网100吨,拖布60万把,刺绳3万吨。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产值1.3亿元。
如今,马静正引领公司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在事业的努力奋斗中快马加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文/图 赵晓东)
(责任编辑 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