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明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寄语。“回首2024年,我们新通联经历了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举全体新通联人之力,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实现了正增长的不易成绩。”日前,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新通联包装集团董事局主席曹文洁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新通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联”),是一家集木包装、纸包装、发泡、塑料包装加工制造、包装方案设计、包装测试实验、供应链整合包装服务等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包装服务型企业。“我们以‘创新包装、创新服务、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推行‘一站式包装服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曹文洁看来,“市场改革深化推进”“数智经济驱动”以及“拓展合作空间”三大机遇正在向民营企业招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创新链、资金链、供应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战略将全面铺开,这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等领域,为我们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数智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民营企业可以在新一轮产业智能变革中抢占发展先机。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
面对机遇,民营企业需要主动应变、破局前行。对此,新联通提出“三个关键”:活着、出海、转型。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释放稳增长最强音,曹文洁表示,这启示民营企业要学会弯道超车、逆势翻盘,这一切的前提是活着。“活着不是勉强地活,而是要降低风险、蓄势待发,以便市场状况好转时能够抓住发展机会。现在不能再习惯于盯着营收和利润,而是要重视现金流和周转,哪怕利润率很低,只要能及时回款,能争取做到周转更快,就能维持企业健康。”
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更加多元化,出海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的业务模式,要紧跟政策导向,抢占先机,获得更多政策扶持。我们近几年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工厂,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跨文化管理难题、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及技术与供应链整合挑战。想要在海外市场中稳健前行,需要兼顾战略前瞻性与执行灵活性,通过精细化配置资源、持续学习与战略调整,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关于转型,曹文洁告诉记者,并非贸然进入新的行业,而是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物流包装标准化进程,着力在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机制模式创新上取得新突破。“还是要把稳健放在第一位,不能过于激进,更不能为了摆脱原有业务就盲目转型,而是要保证现金流和加快周转,切实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