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永剑北京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进口冷链食品防疫防控要求,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对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稳定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和困难。”全国政协委员、禧云国际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延云在今年两会建议中表示。
2020年10月16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国家)的冷链食品原料和半成品进入企业或者入库前,应当对其外包装进行严格、有效消毒。
2020年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推进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输入风险“物防”措施。
然而,目前大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只认可当地检测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毒证明。个别省份甚至在本省所辖内各地市之间的检测报告、消毒证明也互相不认可。因各地监管部门对检测报告互不认可而造成重复检测,极大地延长流通环节所耗时间。频繁多次、费时较长的重复检测,一是造成餐厅断货;二是部分冷链食品原材料有效期较短,导致了食材因有效期到期而报废,造成了食品浪费,餐饮企业承担了较大的损失。
刘延云提出建议,一是制定风险等级分级管理措施,对于核酸检测报告、进口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等资料齐全的进口冷链食品免除进入中转监管仓,备案后即可直接运送到店。
二是建议跨地区互认消毒证明、检测证明、检测报告,减少流通环节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厉行节约,防止食品浪费。
(责任编辑 颜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