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向往天空,又深扎泥土——访辰波控股集团董事长聂志强

2025年04月16日10:58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叶涛车路协同安全预警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实现交通事故预警准确率超98%;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解决方案,实现毫米波雷达与视频的融合算法误差率降至0.3%;智慧停车平台,通过车位共享、动态调价、无感支付盘活闲置车位资源超30%,交通参与者平均寻位时间缩短至3分钟……交通运输日益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科技赋能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拓展了巨大空间。
  上述一项项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技术,来自一家民营企业--辰波控股集团,一家集投资、研发、设计、施工为一体,具备EPC总承包综合能力的高新技术综合型集团公司,其创始人、领头人是湖南省工商联常委、辰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辰波控股)董事长聂志强。
  
破冰者:在技术罕至区凿刻创新年轮
  2006年,刚刚而立之年的聂志强做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辞去公职,下海创业。彼时,聂志强已经是路桥公司的技术骨干。但胸怀大志的他并不满足于一时一地的安逸,期待在交通领域的广阔天地中更加自由地驰骋。
  "当时,涉足智慧交通技术的民营企业还很少。我是交通技术专业出身,深知创新、技术对于交通的重要性。干事创业,是要在现实的土壤里开出理想的花,没有一股子劲是办不到的。"谈及当时创业的想法,聂志强说。
  创业者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起点。那一年,在长沙市远大路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聂志强当着仅有的几位员工的面,在墙上挂出了几个大字:技术立企。面对创业初期缺少资金、项目、人手的状况,聂志强非但没有退缩,还立下一条铁律:每年必须拿出营收的5%作为研发资金。这样的远见和气魄,让当时还没有看到公司未来的员工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当时的长沙,正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期,聂志强带领团队昼夜奋战,完成了五一路、芙蓉路等40多条道路的交通设施提质工程。2012年,辰波控股以零质量投诉记录中标成为长沙市首个交通设施维护定点单位,那段在暴雨中抢修信号灯、烈日下优化道路标线的日子,让"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深深烙进企业基因。
  2013年,行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迷,"当时,一些行业企业选择撤离或者改行,有的企业为了开源节流,不惜以降低研发投入为代价。这种情绪也蔓延到了辰波控股,一些员工出现了思想波动,对高投入的研发提出了质疑"。面对这种现状,聂志强在董事会上力排众议:"把研发投入从5%提到7.2%!"事后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研发投入提高虽然导致企业当年利润砍半,却换来了纳米改性标线涂料技术的重大突破--新型材料在长张高速试验段实现逆反射系数提升40%,远高于国家标准关于高速公路反光标线逆反射系统不得低于30%的规定。
  通往梦想的道路,不会铺满鲜花,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突破难关,靠的就是一股子韧劲。2018年,彼时辰波控股在车路协同系统研发上遭遇瓶颈,毫米波雷达与视频的融合算法误差率始终徘徊在1%(行业标准要求误差率控制在1%以内)。连续三个月,聂志强的办公室彻夜亮灯,监控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凌晨三点的试验场上,聂志强裹着军大衣调试设备,雪花落满肩头却浑然不觉。第27次实验失败后,他带着核心数据直飞北京,在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门口守候三天,终获863计划专家现场指导,最终实现了车路协同定位误差率降至0.3%。
  "交通建筑企业的未来不在脚手架上,而在实验室里"。在技术攻坚战场,聂志强提出"每项专利都是护城河"的理念,带领团队累计斩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手握7项工程施工壹级资质。
  
变革者:用数字基因重塑传统筋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加速现代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与交通运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国培育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发力点。建设交通强国,客观上要求必须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引领技术应用。交通运输企业是交通运输体系的微观基础,是交通运输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
  2022年12月,湖南省首条"智慧高速"G5513长益高速扩容工程荣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又称"李春奖",该奖项与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齐名,是全国公路交通行业最高质量奖,在建设管理理念、工程建造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维护运营等方面代表了公路交通行业最高水准,是中国公路建设者的最高荣誉。荣誉背后,凝聚着辰波控股在攻克毫米级施工精度上进行技术革命的努力。
  长益高速是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容工程项目路线呈东南--西北走向,主线全长50.28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公里每小时。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复杂喀斯特地貌,聂志强亲自督战数字化施工,应用BIM+GIS融合技术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缩短工期15%;根据智能调度系统实时数据优化配比混凝土,节省材料损耗18%;引入北斗定位系统,将波形梁护栏安装误差控制在±1毫米,相当于五根头发丝的直径。在宁乡段施工时,工程师为优化一处弯道预警系统,连续72小时调试激光雷达与AI算法,最终使事故预警准确率达到98%,被交通运输部评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
  "交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辰波控股致力于做先锋中的尖兵。'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而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让高速公路的传统筋骨更强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是重要的推动力。"聂志强介绍,辰波控股近年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发展数字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产生了显著效果:预警机器人响应速度从3秒压缩至0.2秒,车路协同定位误差率从1%降至0.3%,雷视融合技术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降低73%,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解决方案被纳入2025年公路交通数字化升级工程、成为全国智慧交通安全精细化提升的示范样本。
  
摆渡人:以家国情怀锚定价值坐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是聂志强的公益事业观。他常说,"辰波控股是在党和政府提供的好政策、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和企业只有秉持家国情怀,才能走得更远、更坚实。"多年来,聂志强以感恩之心积极回报社会,身体力行引领企业实践慈善公益之路。
  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最吃紧阶段,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是当务之急。聂志强在除夕夜召开公司视频会议,掷地有声地表态:"保住员工饭碗就是保民生!"他抵押个人房产获得周转资金,保证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后疫情时代行业发展处于低迷期,他积极开源节流,兑现"不裁员、不降薪"承诺,所属企业解决就业逾3000人。
  设立专项教育奖学基金,资助特困学生走出大山;疫情期间给社区赠送物资、为社会福利院筑牢防线;积极参与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长沙市阳光天使失独家庭关爱中心、长沙市交通安全救助基金等公益善举。多年来,厚植家国情怀的聂志强和企业慈善捐赠累计超过1500万元,他本人更是获评"湖南省百名扶贫最美人物"、振华助学网"爱心慈善大使"等荣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账本里,不仅要有利润,更要有良心"的初心,构筑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海拔。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辰波控股一定会牢记嘱托,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新贡献。"聂志强表示。
  夜幕降临,湘江畔的智慧路灯次第亮起。聂志强办公室的电子屏跳动着全省交通数据流,窗台上的虎皮兰在混凝土样品间倔强生长。这位既能用代码重构传统基建,又会蹲在田埂测水质的民营企业家,恰似三湘大地最常见的香樟树--既向往天空,又深扎泥土。
  访谈最后,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民营经济未来"时,聂志强指向墙上的毛笔字:"企业不是孤岛,而是时代江河的摆渡船。"或许这寓意了辰波控股穿越周期的密码:在技术创新的激流中勇立潮头,在民生福祉的港湾中锚定价值。这样的故事,正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