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何不忌惮出售5G技术

2019年09月18日15:22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李富永
  9月10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放话,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华为的5G技术,目的是制造一个能在5G上与华为竞争的对手。
  作为下一代的极速移动通信网络,5G将实现“万物互联”,是信息技术革命中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现在华为却打算放弃原本独领风骚的优势,将自己的独门绝活拿出来与西方竞争伙伴们分享。这恐怕很难找到类似的先例。如今,这个先例出现在中国,体现的是中国人越来越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
  纵观西方科技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转让,诸如“专利”“产权”“转让费”等权利证明无不如雷贯耳;所有的科技成果,无不是发明人在自己收获丰厚红利之后,在确认后来者不会对自己优势地位构成竞争时才予以转让,而如今华为在刚刚推出5G产品之际就主动提出可以转让,而且还主张培养一个能在5G上与华为竞争的对手,体现的不仅是将新技术尽快向全世界普及的人类大同思想,而且也包含着通过引入“鲇鱼效应”来督促华为不断进步的用意。
  但这样的先例也是悲壮的。从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看,类似华为这样技术上的后起之秀遭遇技术霸主国家疯狂打压和遏制的先例,也同样极其罕见。从无理扣押孟晚舟,到禁止本国企业对华为供货或者购买华为产品,再到拉拢其他国家组建抵制华为的“五眼联盟”,美国等西方国家“大人打小孩”、一个主权国家之力扼杀一个外国企业的种种反自由贸易原则的行径,一方面暴露了其一贯充当市场经济原则教主的虚伪性,但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看,其对华为已经构筑起了一道封闭市场的围墙。这道围墙虽然不道德,但企业总不能只是谴责,还要想方设法打破这道围墙。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刻意打压华为,其表面理由是怀疑华为会窃密,于是,“危害国家安全”等危言耸听的说辞往往成为其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国的小跟班们也往往随声附和,比如澳大利亚网络事务大使费金日前公开向印度方面表示,允许华为等“高风险供应商”参与5G网络建设存在风险。这虽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毕竟中国难得的高新科技成果被阻挡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之外,对双方任何一方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萌生出将技术成果与市场经营相分离的创意,主动提出将5G技术卖给西方对手,让购买5G技术的西方企业自己开拓自己的市场,从而避开了对华为的无端怀疑,既让同行分享自己的成果,同时使华为的技术成果本身的价值先得到体现,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能先到手,从而将不利局面的范围尽量缩小,可以说是独辟蹊径。于企业而言虽有道路坎坷的悲壮,却是理性的选择。正如任正非所言:“平衡利益分配有利于华为的生存。”
  但问题还没完。华为的高风亮节,果真能感动美国这块“顽石”吗?美国等西方国家能够改变其打压初衷吗?果真其吃了秤砣铁了心,为遏制而遏制,为打压而打压,即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在所不惜,宁可害了自己也要扼杀华为,那么即便华为姿态再高也是枉然,也难以改变美国等筑墙意志。那样的话,纵使华为敞开大门,美国等也会依然“一条道儿走到黑”,会利用国家权力阻挠其国内企业购买华为的5G技术。美国等会这样做吗?华为出售5G的表态,就是在对其进行测试:技术拿在你手里,5G设备由你来生产,甚至你还可以修改源代码,华为还能“控制”你吗?你不让企业买?那你的说辞就是说谎!那时美国政府的真实面貌将暴露无遗,即便在其国内也将招致反对浪潮。
  但也不排除,西方国家买是买了,但仍然不对华为开放市场,此时,任正非所希望的培养竞争对手的前景,反倒成了中国对外的单向开放,这些西方公司可以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进不了对方国家。
  其实那也不怕。连美国人都看到了:“华为的主导地位不仅得益于其技术,还得益于低廉的价格和推出产品的速度。华为愿意为西方公司避开的地区提供服务。”
  唯其如此,面对英国记者“如果一家美国公司得到了华为的宝贵技术,是否能把事情做好”的问题,任正非的回答是:“我不这么认为。”(评论员李富永)
 
(责任编辑 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