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今年的618当作电商高质量转型的契机

2022年06月22日11:24来源:中华工商网

  【本报记者李富永】今年的618购物节,究竟是再创销售高峰还是首次滑落低谷,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客观现实却是大家认同的,那就是今年的618是历年来最难的一次:疫情带来的物流受阻、供应链中断、停工停产、用工荒等问题,使大家在该节日发动伊始就倍感压力。这是客观的不利因素,但不利的结果未必就不好。

  先说整体销售效果究竟是喜是忧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讨论这个话题只能暂时搁置。但具体到每一个平台或者商家,则不乏敲锣打鼓庆祝的,比如京东公布截止到6月19日零点,其累计下单金额是3793亿,超越去年3438亿,再创新高。难怪有人据此来判断整体增长。

  但京东毕竟只是平台市场中的一个成员,此外还有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等几大电商巨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这些同行业都水涨船高,那才是整个市面的繁荣。但由于这几家今年都很低调,目前还难言顺利。天猫历来可都是很高调的,要么铺天盖地发战报,要么四处奔波给商家鼓劲打气,而到今年,不仅没有了以往的张扬,而且连数字都迟迟没有公布。

  其实也没有必要盘根问底。如果这些平台今年真的遇到了挫折,对于外界而言,完全不用大惊小怪。今年的不利形势明摆在那里,深圳、上海连续两拨停产期,一停就是两三个月,再加上其他地方的零星疫情,由此带来的生产供应链中断或者阻滞,不仅对商家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冲击,而且对消费者也是影响巨大,受到疫情影响收入减少带来的消费信心收紧也是难免的。

  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购物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该如何应对、如何在逆境下求生机、如何通过购物节将营销升级,以此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才是最终赢得生存机会的根本。只要将功夫做足做够,购物节的预期亏欠,也许还能够通过下半年的机会来找回,甚至为未来增长打下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618购物节中,平台和商家们改变了以往的老套路,从孤立追求销售总额转向了服务和递送的提高方面,从热衷于造势渲染到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这就回归了本质。正确的电商关系,理应是商家服务消费者,平台服务商家,各自做好自己的职责,最终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只要这方面功夫做足做透,就一定会得到市场的回报。年中不旺还有年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山不转水转,总之不会白费。

  具体到今年,在不利的前提下,面向商家的平台服务也体察到一线的品牌商受到疫情直接冲击的情况,抛弃了以往以自己为中心的强势做法,努力帮助商家降本增效、纾困减压。京东集团副总裁林琛表示:“京东618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大促活动,今年618消费节的意义更在于帮助中小商家复工复产。”淘宝、天猫提出“帮助商家稳大盘”,扶持商家举措超过30条,内容涵盖资金补贴、流量补贴、物流疏通等方面。这就摆正了双方的关系。

  在供应链方面,今年淘宝和京东都加大了布局,提高了618期间的物流履约能力。京东就将“有责任的供应链”作为今年618的重点;菜鸟整体发货率、签收率皆提速,整体物流能力提升。商家方面,今年不再片面追求利润率,能够压低自己的利润,甚至有的品类赔钱也要卖,以此提高销量回笼资金。

  在消费者关系方面,平台和商家重视用户体验。比如淘宝上线了价保中心、特色服务、定金支持批量支付等服务,取消了往年的复杂规则,改成更直观的价格直降。

  一旦平台与商家之间不再内卷,一旦平台树立了服务商家意识,一旦购物大促不再玩数字游戏逗弄顾客,将价格优惠不折不扣兑现给消费者,等等,电商也许就真的走上了正路。一旦踏上正途,即便618年中促销不理想,也不等于事不可为。今天没有形成吸引眼球的“喷泉”,明天也许会有无数清泉细流汩汩而出。

 

  (编辑 颜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