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要“破茧成蝶”迎接大变局

2024年06月17日15:00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光伏产业是太阳光能的传递者,但眼前的发展却遇到困扰,供需错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售价下跌,产业链集体承压,出口也呈现“量增价减”势态,许多项目停工延期、员工停薪放假等等。
  此时此刻,很多人寄希望于行业领军人士的见识。于是,光伏行业6月11日开幕的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的会议规模再创新高。
  SNEC光储氢产业联盟联席主席朱共山认为,“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业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现有市场错配反馈不影响产业高成长性趋势,光伏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但增幅略有放缓,我们要坚定穿越周期的信心”“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
  朱共山表示,近年来,以硅料端的FBR颗粒硅,电池环节的TOPCon、HJT、XBC/GBC等N型主流技术为代表,光伏产业迎来科技、管理和碳链等环节的新一轮助推力量,催生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强发电可靠性以及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光伏迎来技术临界变革新范式,以吉瓦级量产线贯通为标志,我国钙钛矿将打破高效率、大面积和长寿命的“不可能三角”,带动光伏每度电成本从平价到低价,从低价再到以分为计算单位的超低价时代。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
  光伏每度电成本“以分为计算单位”,这意味着什么?不妨放眼10多年前,那时光伏每度电成本高达数元,许多人还对其持嘲笑态度,觉得光伏好看不好用。可没过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光伏每度电成本就实现与火电平起平坐的程度,清洁、无副作用的电力,平均成本只有三四毛钱。即便这样,时代进步仍未终结,现在,朱共山又预告了光伏每度电成本将进步到以分为计算单位的超低价时代,且这个时代将很快来临,2027年光伏将超过火电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可以想象,进入这个时代之后,光伏装机规模将是多么庞大,光伏科研生产企业的生意将是多么兴隆。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在对话环节中表示,光伏未来需求巨大,不过目前面临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未来均可以解决,“我对光伏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力担当是有信心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飞表示,光伏行业从投资角度来说是20年前的房产,15年前的家电。
  前景描绘动人心弦,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当前陷入内卷的光伏行业,就可以无所事事,坐待黎明到来?朱共山等行业领军人士们给出的答案完全不是。
  治理当前行业市场种种发展问题,无论是制止无底线的价格战,引导用户端改变招标购买产品时只论价格不论技术的狭隘,还是切实保护技术创新者的知识产权,促进市场落后产能的出清等,所有这些共识与前不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高度一致。此外,应用端由大资本、大基地强势主导,场景牵引产品,终端定义价格带来的波浪式低价倾轧,这个情况也要引起注意。
  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纪凡也指出,光伏产业的重复建设和深度内卷,主要原因是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资,资本市场过度逐利、推波助澜,地方政府过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机构无序投放、遍地开花等原因。总之,中国光伏亟待政府与市场同时施力,进行以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为主要手段的结构性调控。这是业界的核心共识。
  前景光明,但眼前的道路却布满荆棘,要筚路蓝缕奋力开拓。当前行业领军人士对时下的行业治本之策,乍看并没有标新立异,但在他们清晰描绘即将来临的光明前景的映衬下,反而更具说服力。(李富永)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