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刚:从“东山钣金”到“DSBJ”的新迈进

2022年10月28日16:08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在苏州,在盐城,在珠海,“DSBJ”四个出挑的彩色字母辉映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区,这便是如今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两省三地的三大制造基地。该公司2022年在强手如林的苏州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23位。公司董事长袁永刚,在7月中旬的江苏省工商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江苏省总商会副会长。

  东山精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太湖之滨的一家传统的小型钣金工厂起步,一路跋涉、风雨兼程,发展为如今的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拥有两万名员工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现任公司掌门人——出生于1979年,几乎和原厂同成长的袁永刚,则在进入21世纪后,接过父辈的旗帜,让东山精密实现了从“东山钣金”到“DSBJ”的巨大转变。而他的梦想则远不是停留于此——“在不久的将来,再造一个东山精密”。

   

  奋楫笃行,青出于蓝

  “东山精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源自对老一辈创新和奋斗信念的传承。上世纪80年代末,公司前身东山钣金在起步阶段,由于资金、设备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从最简单的金属加工业务开始起步,但父辈们凭着坚韧和执着,挺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并在行业里逐步积累了优良的口碑、信誉和客户基础。2005年,我从海外读书回来后接手企业经营,在父辈们努力创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开拓新客户,引进职业经理人等举措,公司产品获得了众多外资客户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于2010年成功上市。”问起东山精密的历史,袁永刚如是说。

  这种创业的执着精神父子相传,至今东山精密的LOGO仍然是DSBJ(东山钣金四个字的首字母)。但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东山精密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在袁永刚的带领下,公司的产品紧跟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AR/VR等行业。如今的东山精密已是全球前三的PCB制造商,并在LED部分小间距细分领域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是行业知名的基站通讯设备部件和触控模组供应商,为国际知名消费电子A客户、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T客户、谷歌、微软等全球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提供技术领先的智能互联器件和产品解决方案。

   

  上下求索,精准出击

  1、上市

  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第一支股票正式挂牌,这一消息,给了公司莫大的压力和动力。时任公司掌门人袁富根(袁永刚的父亲)认识到,企业想有所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2005年袁永刚接手后,马上着手推进企业上市准备工作。2007年,苏州市东山钣金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引进了战略投资人,选举了新一届的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新的管理团队,公司正式迈开了向资本市场进军的步伐。经过三年的努力,2010年4月9日东山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成功为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为后续持续、稳健、高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拓展3C产业链

  公司上市当年,是中国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元年,也是移动通信技术从3G4G标准的迈进之年。借助资本的赋能和管理层的积极探索,公司将产业发展的视角放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先后扩充了通信设备产品线,投资新增了LED封装和触控显示模组产业,拓展了3C产业链,加大了与通讯客户和消费电子客户的业务合作,在此后的几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3、海外并购,提升经营质效

  为进一步提升经营质效,2016年至2018年期间,东山精密先后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FLEX和伟创力旗下的MULTEK,成功进入了行业门槛更高、技术性更强、发展前景更广阔的电子电路行业,具备了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提供技术领先的智能互联器件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并购后的成功整合,带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逐年攀升。东山精密的海外并购案已成为知名商学院的经典教学案例。

   

  励精图治,成绩斐然

  上市12年来,公司资产规模扩大超20倍(2021年总资产368亿元),并实现了营收增长超36倍(2021年营收318亿元),净利润增长超20倍(2021年净利润18.62亿元),实现了高增速、高质量的发展。2021年,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1位、江苏民营企业200强第58位,获得“2021中国企业ESG金责奖”、“2021年度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江苏省智能工厂”等奖项,并在美国、新加坡、德国、墨西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机构,拥有境内外员工近2万人。

   

  鸿鹄之志,难忘初心

  和大部分企业家所不同的是,袁永刚很少接受采访,平时生活也比较低调。作为从事高科技制造行业的企业家,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资本市场的财经公告中。而这,并不影响东山精密的发展,反而更加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如今的市场发展趋势,谈及企业未来战略时袁永刚表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公司一方面积极提倡和实施绿色智造,另一方面向碳减排、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积极布局,新的发展机会让他有信心、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再造一个“东山精密”。而这一宏伟目标,隐藏在他的一系列动作准备里:东山精密将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继续深耕主业,确保基本盘的巩固和提升;同时,积极拥抱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新作为。

  既是天意,更是巧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给东山精密最传统的产业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几十年的工艺技术积累和沉淀与现代化制造工艺的完美融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东山精密又要开启新的征程了!

  新的行业机会给东山精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更是赋予了DSBJ新的含义和动能。公司将继续秉承包容(Diversity)、务实(Simplicity)、开放(Breakthrough)、的企业精神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赛道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迈进(Journey forward)!

  在苏州,在盐城,在珠海,“DSBJ”四个出挑的彩色字母辉映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区,这便是如今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两省三地的三大制造基地。该公司2022年在强手如林的苏州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23位。公司董事长袁永刚,在7月中旬的江苏省工商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江苏省总商会副会长。

  东山精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太湖之滨的一家传统的小型钣金工厂起步,一路跋涉、风雨兼程,发展为如今的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拥有两万名员工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现任公司掌门人——出生于1979年,几乎和原厂同成长的袁永刚,则在进入21世纪后,接过父辈的旗帜,让东山精密实现了从“东山钣金”到“DSBJ”的巨大转变。而他的梦想则远不是停留于此——“在不久的将来,再造一个东山精密”。

   

  奋楫笃行,青出于蓝

  “东山精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源自对老一辈创新和奋斗信念的传承。上世纪80年代末,公司前身东山钣金在起步阶段,由于资金、设备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从最简单的金属加工业务开始起步,但父辈们凭着坚韧和执着,挺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并在行业里逐步积累了优良的口碑、信誉和客户基础。2005年,我从海外读书回来后接手企业经营,在父辈们努力创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开拓新客户,引进职业经理人等举措,公司产品获得了众多外资客户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于2010年成功上市。”问起东山精密的历史,袁永刚如是说。

  这种创业的执着精神父子相传,至今东山精密的LOGO仍然是DSBJ(东山钣金四个字的首字母)。但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东山精密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在袁永刚的带领下,公司的产品紧跟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AR/VR等行业。如今的东山精密已是全球前三的PCB制造商,并在LED部分小间距细分领域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是行业知名的基站通讯设备部件和触控模组供应商,为国际知名消费电子A客户、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T客户、谷歌、微软等全球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提供技术领先的智能互联器件和产品解决方案。

   

  上下求索,精准出击

  1、上市

  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第一支股票正式挂牌,这一消息,给了公司莫大的压力和动力。时任公司掌门人袁富根(袁永刚的父亲)认识到,企业想有所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2005年袁永刚接手后,马上着手推进企业上市准备工作。2007年,苏州市东山钣金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引进了战略投资人,选举了新一届的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新的管理团队,公司正式迈开了向资本市场进军的步伐。经过三年的努力,2010年4月9日东山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成功为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为后续持续、稳健、高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拓展3C产业链

  公司上市当年,是中国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元年,也是移动通信技术从3G4G标准的迈进之年。借助资本的赋能和管理层的积极探索,公司将产业发展的视角放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先后扩充了通信设备产品线,投资新增了LED封装和触控显示模组产业,拓展了3C产业链,加大了与通讯客户和消费电子客户的业务合作,在此后的几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3、海外并购,提升经营质效

  为进一步提升经营质效,2016年至2018年期间,东山精密先后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FLEX和伟创力旗下的MULTEK,成功进入了行业门槛更高、技术性更强、发展前景更广阔的电子电路行业,具备了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提供技术领先的智能互联器件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并购后的成功整合,带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逐年攀升。东山精密的海外并购案已成为知名商学院的经典教学案例。

   

  励精图治,成绩斐然

  上市12年来,公司资产规模扩大超20倍(2021年总资产368亿元),并实现了营收增长超36倍(2021年营收318亿元),净利润增长超20倍(2021年净利润18.62亿元),实现了高增速、高质量的发展。2021年,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1位、江苏民营企业200强第58位,获得“2021中国企业ESG金责奖”、“2021年度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江苏省智能工厂”等奖项,并在美国、新加坡、德国、墨西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机构,拥有境内外员工近2万人。

   

  鸿鹄之志,难忘初心

  和大部分企业家所不同的是,袁永刚很少接受采访,平时生活也比较低调。作为从事高科技制造行业的企业家,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资本市场的财经公告中。而这,并不影响东山精密的发展,反而更加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如今的市场发展趋势,谈及企业未来战略时袁永刚表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公司一方面积极提倡和实施绿色智造,另一方面向碳减排、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积极布局,新的发展机会让他有信心、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再造一个“东山精密”。而这一宏伟目标,隐藏在他的一系列动作准备里:东山精密将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继续深耕主业,确保基本盘的巩固和提升;同时,积极拥抱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新作为。

  既是天意,更是巧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给东山精密最传统的产业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几十年的工艺技术积累和沉淀与现代化制造工艺的完美融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东山精密又要开启新的征程了!

  新的行业机会给东山精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更是赋予了DSBJ新的含义和动能。公司将继续秉承包容(Diversity)、务实(Simplicity)、开放(Breakthrough)、的企业精神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赛道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迈进(Journey forward)!

         
(责任编辑 曹原源)